中國園林最佳品牌機構參評企業(yè):威海園林建設集團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11年4月,由中國風景園林網聯(lián)合中國經營報、中國質量報等眾多媒體推出了"中國園林品牌機構評比"活動,成立于2007年的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特色從評比中脫穎而出。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由威海市園林管理處改制而成,產業(yè)涉及園林科研、生態(tài)景觀規(guī)劃設計、城市景觀建設、風景名勝區(qū)建設、城市綠地系統(tǒng)的養(yǎng)護管理、城市綠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植物材料的研究應用、地產置業(yè)、文化傳媒、餐飲酒店、旅游服務等行業(yè),承建上百個大型園林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其中承建的威海公園綠化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領域最高獎——魯班獎。
文化是公園的靈魂,只有突出文化內涵,才能建設出高水平、高檔次、高品位的公園。
首先,需要創(chuàng)造高水平的園藝文化。優(yōu)美和諧的園林景觀是人們對城市公園的向往。提高景觀效果重要的是提高園藝水平。景觀中追求的自然不是雜草叢生、樹木歪枯,環(huán)境無序,而是要以園藝的自然手法創(chuàng)造植物的合理配置,景觀的有序協(xié)調、建筑的藝術組合,是一種自然、高雅的藝術享受,使人們能在工作之余不出遠門即可領略到自然美景。在保留了文化底蘊的前提下,以高檔次的文娛文化建設和現(xiàn)代公園多以綜合性功能來滿足游客的多種文化需求。同時,建設高品位的公園文化設施。公園文化設施不單是一組建筑,更重要的是一個藝術品,是文化的象征,社會進步的表象。設施建設要融入豐富的文化內涵,才能使建筑組合成精品。高品位的文化設施帶給人們藝術的享受,豐富的文化內涵給人們以知識、以教育、以激勵。在文化設施的設計上應結合公園的地形地貌,與公園整體的自然環(huán)境相交融,同時也應該把現(xiàn)代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建筑景觀和自然景觀相互統(tǒng)一、相互補充,才能產生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個性特色的公園景觀。
幸福公園
幸福公園北起體育路,南至金線頂,全長1566米,平均寬度138米,占地面積約20公頃??傮w設計思路是,增強城市的綜合載體服務功能,凸現(xiàn)濱海岸線的旖旎風光,滲透人文歷史的深厚內涵,打造城市形象的靚麗窗口,優(yōu)化對外開放的良好環(huán)境。自北向南分為海韻、海閱、海賦、海情、海翔等5大景區(qū),建有護岸、防汛、綠化、雕塑、光亮、公共服務等設施,成為集旅游、休閑、商業(yè)、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式公園。幸福公園綠化本著以人為本、生態(tài)性、景觀多樣性原則,采取組團式綠化,自北向南分為5大園區(qū),即木瓜、桂花、紫薇、白蠟、玉蘭園。在樹種選擇上本著適地適樹原則,大量選用抗海風、耐鹽堿的黑松、櫸樹、欒樹、白蠟等樹種,共選用苗木品種106種、大喬木43種。還根據(jù)各個分區(qū)的含義和功能特點設置4座大型主題雕塑:即海韻景區(qū)的《肖邦》、海閱景區(qū)的《萬福圖》、海賦景區(qū)的《智慧之書》,設置了42座中外名人雕塑以及《四條屏》、《生命的啟示》等小品。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位于市區(qū)新威路北端,市政府辦公大樓正南,占地面積6.51公頃,是市區(qū)集政治、經濟、文化、游樂為一體的大型廣場。廣場建設依靠原有地形,隨坡就勢,總體布局采用對稱手法。南端主廣場呈馬蹄型結構,中間主路是整個廣場的主軸線,由南向北,自下而上,以紅色花崗石鋪成168步臺階。北廣場中部建有占地765平方米的大型噴泉,自噴泉向南依坡形成90米長的疊水。廣場北端在花崗石擋墻上鑲嵌以櫻花紅花崗石雕刻而成的大型浮雕,主題為“解放威海、建設威海”,包括石落泉涌、始皇東巡、明朝設衛(wèi)、收回威海衛(wèi)、解放威海、建設威海等10部分內容,藝術地描繪了威海自遠古部落、明朝防倭設衛(wèi)到解放后的發(fā)展演變過程。
環(huán)翠樓公園
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樓臺建在威海衛(wèi)城的西北角,登樓可見碧波浩淼于城東,綠翠掩映于四周,樓因兼滄海山川之勝、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環(huán)翠”名之。環(huán)翠樓曾被日偽軍焚毀,重建后的環(huán)翠樓,系由亭、臺、樓、廊組成的古典式建筑群,建筑面積800平方米。主樓3層,高16.8米。樓頂為桔紅色琉璃瓦覆蓋,歇山式卷棚屋檐飛起,富有民族風格。三樓懸匾上的“環(huán)翠樓”3個金字為當代著名書法家舒同手書。主樓底層為軒敞雅潔的大廳。二樓向前伸出一大平臺,在此可鳥瞰全城,二樓后廊懸匾上有“翠閣凌空”4個金字,為黃苗子手書。前廊左右兩端各筑一角樓對稱,與四周游廊相連。三樓無實壁,前后皆有敞亮的門窗,南北則是雕花鏤空的全花窗。
編輯: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