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造打造最美屋頂綠化
2013-08-26 08:16:31 來源:北京晚報 瀏覽次數(shù):
做完防水,還要閉水試驗
譚天鷹告訴記者,在屋頂上做綠化,排水系統(tǒng)比澆水還關鍵。在進行測試時,一定首先要查看建筑屋面本身的排、供水系統(tǒng)是否通暢。另外,如果防水層老化的要更換、補強,而且還要按施工規(guī)程進行閉水試驗。
譚天鷹曾幫著一所名校做屋頂綠化,當時排水管子積水,通積水時花了很長時間,后來檢查發(fā)現(xiàn),已不全是管道存水了,而是屋面結構層進了水。后來在尋找屋頂綠化用水做水源時,還順道發(fā)現(xiàn)了學校的消防管道沒有通著水。一項屋頂綠化,還幫助學校清除了倆消防隱患。
譚天鷹說,防水措施與很多工序有密切關系,比如材料選擇,簡單防水材料不行,還要選擇隔根防水材料。他還提醒,楊、柳、榆、槐是北京常見的喬木,雖然屋頂綠化不會種它們,但有時風會把種子刮來,如果在樓頂生長根系發(fā)達的植物,會對建筑有損害,因此要選擇阻止根系穿刺的防水材料。
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有時采用垂直運輸,在存放東西時,如果東西材料全部堆在一起,會引起屋頂建筑受力不均,這些也會給防水層和整個建筑帶來破壞,因此必須碼放均勻;屋頂是和人最貼近的地方,施工要特別精細,一些節(jié)點處理馬虎不得。比如,防水材料本身是隔根的,但是在搭接縫時,如果不細心,縫隙間也會留下隱患;女兒墻和垂直墻接觸的地方,防水非常關鍵。
“有墻壁的地方,要與綠化植物留開距離,保證排水通暢,萬一女兒墻漏水,也好處理。”
土壤厚度,根據(jù)植被來定
對于種植土壤的選擇,譚天鷹說,要選擇適應植物生長習性,保水保肥不板結,容量較輕,但又不可過于松散,不能遇水漂浮,遇風飛走的土,而且在有機肥和草炭土、田園土配制比例上要根據(jù)不同種植環(huán)境、植物材料和建筑荷載要求調(diào)整。其厚度,可參考以下數(shù)據(jù),地被植物100到200毫米,小灌木300至400毫米,大灌木500到600毫米,喬木為800毫米以上。
屋面種植植物的選擇更要認真,要選淺根系,耐瘠薄,耐熱、耐旱、耐寒,適應當?shù)鼐唧w氣候和環(huán)境條件。比如,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為主,原則上不用大型喬木,有條件時可少量種植耐旱小型喬木;應選擇須根發(fā)達的植物,不宜選用根系穿刺性較強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防水層;選擇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長緩慢的植物;選擇抗風、耐旱、耐高溫的植物;選擇抗污性強,可耐受、吸收、滯留有害氣體或污染物質(zhì)的植物。
另外,在屋頂上種植,還要充分了解具體的小環(huán)境氣候條件,比如建筑屋面朝向,受光通風情況,周邊有沒有遮擋等,把具體屋頂種植的制約條件先弄清楚是十分重要的。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