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高密度城市綠色空間規(guī)劃對策與優(yōu)化設計--以澳門為例
所以在整體的課題里面我們做了基礎理論的研究,規(guī)劃方法的研究以及實際案例的研究,在探討高密度城市綠地布局的影響因素,分析評價規(guī)劃策略以及澳門綠地分布的特點,澳門半島的城市問題解決的規(guī)劃策略,具體規(guī)劃策略有緩解城市熱導效應,提高城市風道適宜度,改善綠地的可達性,改善綠地景觀,觸覺景觀以及保護綠地的文化資源。關于相關概念我不多說了,我強調一點對于高密度城市,作為專業(yè)的規(guī)劃師來說比較看中物理密度的變化,而作為居民來說他們更多根據環(huán)境中的一些不同暗示來閱讀來感知這些暗示導向的一種情感的密度?;蛘哒f他感覺到擁擠或者不擁擠。有些地方感覺很擁擠的,但不一定高密度,有一些做到了高密度但又不一定擁擠。比如說北京夠大的,但是北京到處堵車,很多人想象澳門那么小,車也很多,澳門有二三十萬輛車,澳門汽車密度遠遠超過北京,但是澳門不堵車怎么理解?而且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汽車F1方程式拉力賽,每年在澳門舉行,就在澳門街道上舉行,把北京封幾條街道搞F1方程式不可能,在擁擠的街道上他們怎么做到。我們開始研究澳門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講說澳門有什么好研究的,澳門沒有什么園林,的確作為旅游者來看的確它的園林并不怎么出名。但是我們深入鉆研進去,當我用腳把澳門每一塊土地,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巷子都走過一遍的時候,我們發(fā)現確實有高密度的生存之道,我們從中就會發(fā)現解決高密度城市綠地布局的基因和代碼。交通條件、環(huán)境條件、生態(tài)要求,我們可以做一些規(guī)劃的解讀,還可以采用一些規(guī)劃表征的變量。就是說這樣一種研究的意義在于什么,他可以把一些看起來很難破解的點進行梳理,最后還原成可度量可以進行研究的矢量指標或者向量指標,這樣才可以使我們的研究進入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科學和邏輯化這樣一個層面,就不會僅僅停留在憑感覺來說話。還有一些修正的要素,安全的要求,以及美學的要求作為擴展,這樣一些類型。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