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場園冶講壇(濟南站)盛大召開
日本株式會社戶田芳樹風景計畫董事兼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項目總監(jiān)—吉澤力,他以《風景的道路》為題,和大家分享了他的職業(yè)經歷、設計思想的演變。
吉澤力先生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早期的設計作品,通過對設計過程的描述,講述設計師其實是一個辛苦的職業(yè),在不斷加班、熬夜的初期會對設計及行業(yè)產生困惑。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見了戶田芳樹事務所的一個作品,非常受觸動,他說道:“有的時候,迷茫期時會問自己,這么苦,這么累,真的要堅持設計這條路么?但是一股來自內心深處的信仰和熱愛,始終堅定著我的信念,推動著我前進。忍耐力、完成力、持久力是我們畢生需要學習的功課,景觀設計之路不易,且行且珍惜!”
四川農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風景園林學科評議組成員陳其兵教授,演講題目《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背景下的風景園林科學》。
作為風景園林學科的專業(yè)學者,陳教授和大家分享了生態(tài)文明的概念,這種新的文明形態(tài)在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下將“盼溫飽”、“求生存”轉變?yōu)?ldquo;盼環(huán)保”、“求生態(tài)”,從而催生了風景園林行業(yè)的發(fā)展。作為生態(tài)文明的空間載體及重要實現途徑,風景園林具有實體、行為和精神三個層面的寶貴價值,二者之間有著理念共融、原則統(tǒng)一的關系。因此在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為風景園林行業(yè)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和平臺,為風景園林學科建設指明了方向,但機遇往往伴隨著挑戰(zhàn):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如何在風景園林學科建設中體現?以及風景園林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的脫節(jié),影響著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進程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對此,陳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將風景園林學科發(fā)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切入點思考;促進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緊密結合,推動“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強化實踐教學,建設有地域特色的實踐基地;加強多學科協作,完善風景園林學科發(fā)展;風景園林學科建設應關注產業(yè)化貢獻等。
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園林設計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劉志成教授演講題目《風景園林設計的形式邏輯與形式意義》。
何為形式呢?在大眾視野里,“形式”是事物的線條、團塊、空間、光影以及色彩等,更準確地說,形式是“藝術作品中的全部邏輯要素,或者更寬泛的說是藝術作品中的連貫性或一致性”。形式并非僅僅是表象的“視覺式樣”,而是一種內在規(guī)律、一種生命的形式、一種藝術傳達。它體現技術手段與措施,是一種建構方式的體現;建立功能關系,是一種功能構架,使各種功能關聯起來;構建空間系統(tǒng),塑造空間特征;傳達人類情感,表現人們的社會理想和價值觀。作為景觀的語言、情感的語言,形式表達著社會情感,表達地域文化特征與時代特征,從而建造空間獨特的意義,而意義是本質,是目的,是場所的內在精神。風景園林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之一就是表達人類的生活理想,人類的情感。設計需要激情,需要情感投入。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fā)現富有傳統(tǒng)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qū)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jié)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jié)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chuàng)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