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孩子記憶差?只因周圍綠植少
有個綜藝節(jié)目就是讓農村和城市孩子互換家庭,體會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大家普遍覺得城里更適合孩子學習——有更好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但是,科學家們研究了大腦結構后,可不這么想?!队逃睦韺W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發(fā)表的論文稱,農村地區(qū)的植被覆蓋率更高,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更好,因為植物可以提高孩子的空間工作記憶,從而提高數學和注意力。所以要想保護大腦,提高成績,環(huán)境中多添些綠色很有必要。
研究發(fā)現 綠植不太需要視覺聽覺處理
倫敦大學的這項最新研究顯示,農村孩子比城里孩子學習更好,得益于他們大腦發(fā)育得更好。研究表明,在植物較多地區(qū)長大的孩子,大腦中可以有更多的灰質,會影響到注意力和數學能力?;屹|的增加意味著孩子們有更好的工作記憶,能幫助他們理解周圍環(huán)境建立空間意識。而擁有良好的空間意識,可以有助于學校學習。
具體來講,研究表示植物有助于大腦發(fā)育,因為它們對于視覺和聽覺方面處理占用的大腦要比人造環(huán)境少,所以身處植被多的環(huán)境里,大腦不容易疲勞。
倫敦大學學院的這項研究觀察了生活在英格蘭城鎮(zhèn)的4758名兒童的空間工作記憶,他們普遍都出生于2000-2001年,一直跟蹤記錄他們的成長過程。研究人員通過查看衛(wèi)星地圖,測量出他們居住地區(qū)綠地的面積。然后將其與孩子們在空間工作記憶測試中的表現進行比較,例如記住屏幕上一閃而過的形狀或顏色。而那些生活區(qū)域綠植覆蓋少的孩子,在測試中表現得較差。
研究人員因此表示,那些在混凝土叢林中長大的孩子,空間工作記憶比農村的孩子差。而空間工作記憶的本質就是人們記錄周圍事物信息的能力。而且還會影響人們是否能適應新環(huán)境,以及記住物體的方位,找到它們的位置,在執(zhí)行看似無關聯的任務時記住必要信息。而且,它還與注意力集中以及數學計算能力密切相關——而這兩項正是在學校成為學霸,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
研究意義 首次探討綠植對孩子的影響
研究報告的作者艾里尼·弗洛里教授說:“空間工作記憶是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它與孩子的學習,尤其是數學成績密切相關。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綠色空間對大腦功能有積極作用,接觸自然的綠色的環(huán)境,通過減少對視覺或聽覺處理的要求,可以恢復注意力資源。”
弗洛里教授補充說,長時間耗費注意力,會導致精神疲勞,最顯著的表現就是感覺煩躁,很容易分心。另外,綠色空間還可以改善成年人的健康和幸福感,進而為孩子帶來更和諧的家庭生活。
弗洛里教授說,研究小組的發(fā)現為學校開設更多戶外課程提供了支持,并鼓勵建筑師和規(guī)劃師設置公園和開放的綠色空間。而且,無論社區(qū)的平均經濟水平如何,綠植都能起到同樣的積極效果。同理,不論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參加體育鍛煉的多少,是否生活在貧困區(qū),綠植都同樣會帶來好處。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首次探討了綠植面積與孩子工作記憶之間的關聯,這一發(fā)現更加佐證了戶外環(huán)境在孩子長大過程中有助于智力發(fā)展。
西班牙有一個研究發(fā)現,住在公園、花園或林地附近的孩子,或者學校周圍有很多綠植的孩子,比在“鋼筋叢林”里生活的孩子大腦要早發(fā)育成熟一年。弗洛里教授補充說:“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在綠植更多的社區(qū),成年人更加健康,身材更苗條。但是,遺憾的是,關于綠色空間對兒童的積極作用卻鮮有研究,尤其是在認知領域。”
編輯:楊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