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拉茨:工業(yè)遺產設計改造的理念與方法
2020國際人居環(huán)境與未來城市大會暨第十屆園冶高峰論壇于7月11日圓滿落幕。大會歷經八天,內容豐富,研討熱烈。其中,全球工業(yè)遺產設計大師、德國知名設計師彼得·拉茨在7月4日作了題為《Can a Blast Furnace be the Symbol for a Park?》的專題報告,通過詳細講解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的設計,闡述了工業(yè)遺產改造的理念和方法。
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利用原蒂森公司的蒂森梅德?希煉鐵?(The Thyssen iron works)遺跡建成。在對項目進行改造時,秉承做好研究的態(tài)度,采用分析、定義未來功能的方法。時至今日,這片土地仍保留著“景觀公園”的名稱。“景觀”通常與開闊的空地、溪流、河流、森林有關;而“公園”是指人們散步和兒童玩耍的地方。這兩種思維方式在當時都無法與這片被摧毀的土地和廢棄的高爐相協調——煤炭及煉鐵廠的衰落見證了社會的巨大變化。只有堅固的結構和材料才能應對這些復雜的挑戰(zhàn)。
在場地分析階段,彼得·拉茨進行了細致的調研。為了設計節(jié)點,將場地形狀進行了抽象化處理,通過抽象分析得出5個幾何層次,其中包括3個線性層,1個平面層和1個孤立的點。這些層次恰好位于3個不同的高度上,它們相互重疊,形成了美麗復雜的圖案。
接受“工業(yè)也可帶來美麗景觀”的理念,并意識到通過努力和長期改造開發(fā)設計實現這個目標同樣是一個挑戰(zhàn)。設計的原則是在公園的設計中,反現代主義而行之,由此創(chuàng)造出令人難忘的圖景。
接下來,彼得·拉茨大師給大家分享了這個項目在過去的25年時間里的“成長軌跡”。在他的《銹紅——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一書中,對該項目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全面闡述。
跟隨彼得·拉茨大師的腳步一起再回顧一下前身為煉鐵廠,而今風景如畫的景觀公園。
先從這本書的“引言”節(jié)選開始:“古老的鋼鐵廠里有著錯綜復雜的管道和樓梯、地下通道、坡道和人行道,三座顯眼的煙囪聳立在高爐和熱風爐上,這些都是過去鋼鐵廠廣泛可見的巨型標志。”裝滿1300℃的鐵水的罐子從工廠的入口處穿過,當然現在這些罐子已經冷卻了。沿著東北方向走,能看到一條林蔭小道向前延伸,沿途能遇到騎行的人,透過右邊高大的山楂樹籬的縫隙可以看到一個農場,左邊是隱藏在五彩花叢里的鐵軌。走到公園盡頭,回頭能看到遠處高聳的煙囪。
再次來到主入口,穿過鐵軌,站在工廠中間的樹廣場上,爬到5號高爐的頂層,透過一堆桿子和管子俯視,也別有一番趣味。
這里有一條河叫做老埃姆舍爾河(the Old Emscher)。彼得·拉茨第二次來這里時,回憶第一次參觀的情形:灰黑色的污泥通過管道噴到溝渠里,夏天天氣炎熱,味道發(fā)臭難聞。任何改造的設想都像是從噩夢中走出來。25年后,水看起來出奇的干凈,水生植物生長其中。從源頭看,在平面圖的右側看到溪流將人們帶到田野和林地交界處的寬闊地帶。溪流在底層流動,上層根據鐵軌設計了鐵路公園元素。沿著河流旁的一條路緣由爐渣組成的小路走,可以看到這條河流由寬變窄,涌入一個狹窄的河谷。
景色在一條曲線上不斷變化,曾經被墻壁擋住視線的地方,現在的全景是完全開放的。在所有水體,運河、溪流或河流中,水質都是清澈的。睡蓮、蘆葦和樹木長在水邊,枝頭浸入水中,也沒有大礙。河邊有人嬉戲,這也是河邊景觀的吸引人之處。
右邊是一個巨大的建筑,上面布滿了五葉地錦,創(chuàng)造了顯眼的視覺效果。在對岸,可以看到堅固的橋墩,在這里還因地制宜建造了一條高架步道。由巨大的多槳葉轉子驅動的阿基米德螺旋泵,將水帶到頂部,再從高層結構的噴口流下來,以便在這個過程中富氧。繼續(xù)沿運河和高架橋走,還可以看到別樣的景色,來到一個瀑布處,河水順著斜坡奔流而下,消失在隧道里,因此不能再順著它走了,需要繞道而行。
在由原主配電室(Main SwitchHouse)改造?成的餐廳中?憩之后,沿路到達原中央發(fā)電站的大廳,穿過青年旅社、生物研究站和實驗室,走向鐵路路基的南側,在路堤的下面,埃姆舍爾河已經看不見了。這條河流直線而行,穿?于鐵軌路基和蒂森煉鐵?之間。再繞道穿過一座高速公路橋,就到了公園的邊緣地帶,一個小而寧靜的草甸山谷展現在面前。
公園中的這一部分被稱為城市花園,它的主題是“花園和荒野”,這是彼得·拉茨事務所在蒂森煉鐵廠改造項目中的第一個項目,也標志著這一歷史性改造項目正式開始。工廠以前的工人受邀參與其中,他們收集了一切可被利用的物品,甚至廢磚和螺絲釘,散鋪在泥土上組成生境。這種方法非常適合這個環(huán)境。在項目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另一個建造公園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與荒野對抗。
這一圍墻勾勒出了“花園和荒野”的界限——圍墻前的花園代表了文化和人為刻畫的形狀,圍墻后的荒野則代表了無法觸及的自然。這里有許多未被破壞的植被,中央有一個小島,是一個景觀公園,盡可能對它們進行保護。采礦導致了地陷,由此在公園內形成了一個小湖面?;囊霸诠珗@內被保護的區(qū)域內自由生長。游人無法進入這片區(qū)域,只能從高處的鐵軌路基上俯視此地。與此同時,也引入植物物種,讓廢棄工廠有了別樣特色。公園中原有的本土植物和(由生產過程中帶入的)外來物種以及在改造項目中引入的植物物種,迅速將這一廢棄的工廠裝點得五彩斑斕。
之前工廠生產產生的材料,例如煤渣、灰燼、殘留的煤炭和焦炭、建筑的碎石和煤礦的廢棄物,構成了植物生長的基質,形成了區(qū)別十分明顯的多彩的植物拼圖。這里原先是采礦之地,能適應這一基質自然生長的植物形成了這片特殊的草坪。含砷污泥的澄清池被改造成了清水渠的水庫。
燒結車間的煙囪被拆除,被污染的內層被儲藏在前三個燒結礦坑之中,并被混凝土封蓋在這新的混凝土平屋頂,被綠植覆蓋,形成了屋頂花園。高爐的爐渣中含有重金屬,但只要pH值保持堿性,這些重金屬就會比較穩(wěn)定。因此,大量區(qū)域被純白云石碎屑覆蓋。
公園的植被設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公園的發(fā)展以演替為基礎,并由此形成的多樣的植物群落;將公園作為中介和改造的象征;用樹木定義綠色空間,如有需要,還應設置造型樹籬;不僅提供使用道路,還提供可使用的大面積礫石草皮;演替階段是植被覆蓋最重要的方面,主要體現在鐵路公園里;被頻繁使用的空間中種植了樹木,表面被鋪上了淺色的碎石。樹木種植在網格上,可以實現多種功能。樹木放棄了一部分自然性,工業(yè)用地也放棄了一部分技術性,兩個對立的元素創(chuàng)造了新的形式。
非本土樹種提醒人們這個地方的人造特性。新引入的植物為廣場添加了白色和紅色,或為鐵路路基添加了黃色。“色彩是開放空間的語言。在公園里散步就像到外國旅行一樣,在不同氣候、不同土壤、不同巖石和不同顏色的地區(qū)旅行,到北方涼爽的暮色或南方炎熱的沙灘之中旅行。色彩是公園美學概念的一部分。早春新生長的青苔和地衣是畫家和攝影師的靈感來源。不斷變化的鐵銹紅色和郁郁蔥蔥的綠色成為這里的中心主題。”
從廢墟到公園,兩個空間的變化以最令?信服的?式展現了這?改造的成果:燒結礦倉,本來用來儲存礦石、焦炭、石灰等,被改造成了燒結花園;在煤倉當中也創(chuàng)造了很多小門,在其中設計了秘密花園,并用高墻圍起來,讓其在視覺上和聽覺上像是室內空間,但靠近看,會發(fā)現完全不一樣的設計。比如繡球花花園,還有這個蕨類植物園。沿著燒結走道移動,游客可以深入體驗花園的美麗情景;第二個是金屬廣場,將現有的硬工業(yè)結構轉變?yōu)楣部臻g。場所精神體現在高爐工廠的中央,展示鐵水是如何在生產過程中凝固的。當錳鐵鑄造廠關閉,污染的鑄造砂從鑄造床上移開時,板坯出現了設計師想要的花紋,但每塊板重約7噸,因此需要精密的設備來移動它。用了三天的時間,49塊板子安置好后,再開始清潔它們,直到樹木、和山脈的圖案逐漸重現。這個公園已有25年的歷史,現已發(fā)展成為一個藝術文化場所,吸引著先鋒藝術,讓人非常上癮。將廢棄工廠改造為景觀已不再只是一個實驗,在國際建筑展埃姆舍公園的展覽結束后,這個公園也變得聞名于世?!禦ust Red》一書總結如下:“突然,雨停了,從礦倉展廊里傾瀉出耀眼的燈光,倒映在圓形的水池里。成千上萬的人,為紀念慶典上的煙火而興奮不已。”
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并不是彼得·拉茨與合伙人事務所唯一的改造項目。在德國薩爾布呂肯,港口島公園的擋墻是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廢墟建造的,這些廢墟形成了3m高的圍墻。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事務所在以前的垃圾山上建造一個地下蓄水的綠洲,還建了一個眺望臺,在這里可以俯瞰特拉維夫的天際線。在意大利都靈,在前軋鋼廠的廢墟中,鋼柱被固定在地上。它們不需要通過立面加固,已經成為公園最重要的地標性建筑。有屋頂的小空間,已經成為一個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間。在德國的不萊梅港,港口遺址已成為新地標:歷史悠久的海港元素成為旅游景點和吸引人的城市公共空間。長廊位于堤壩前面,在這里,人們可以直接與水進行接觸。每年一度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歷史悠久的帆船使人想起很久以前的時代。
編輯:張倓思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