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tài)|綠化 | www.www.0760pifu.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海南進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91個紅手印赫然在目 12月20日,在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zhèn)保突村一棵狀如傘蓋的大樹下,記者見到了一張摁滿了村民鮮紅手印的村林改方案表決票。分管案宗的村干部提醒大家說:“小心別弄破了,這可是全村老百姓的飯碗!”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這項被譽為“第三次土地革命”的改革,于2007年11月在海南澄邁、屯昌、昌江、白沙4個縣開始試點,到2009年4月在全省全面鋪開,如今已深深植根在海南山巒丘陵間。海南林改,正釋放出巨大的裂變效應,迸發(fā)出驚人的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 民生林改 隨機民意調查,滿意度100% 青山連綿,林海茫茫。放眼海南,滿目蒼翠,處處生機盎然。 “我們這里搞林改,農民和政府都有收獲。農民得了財產,政府得了民心!辟僦菔心谴箧(zhèn)茶山村村民鐘國精高興地說。 這項影響深遠、惠及廣大林農的改革,正成為海南林區(qū)最活躍的“音符”,奏響了建設綠色海南、生態(tài)海南、和諧海南的主旋律。海南的林業(yè)工作者們,用自己的汗水,譜寫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回響在海南數百萬林農心中。 10月19日,五指山市南圣鎮(zhèn)什蘭村62歲的黃明忠老人拿到林權證,戴上老花鏡仔細端詳:“這下我們算是吃到定心丸了!”村民黃石彩興奮地接過話說道:“是啊,以后我們家的林地要好好謀算一下了,改種點高級樹種,多掙一點錢。” “林改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一點都馬虎不得。”省林業(yè)局局長關進平認為,只要將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讓他們理解政策的本意,林改必然得到廣大林農的積極擁護。 為詳細掌握每宗林地的畝積、形狀、界限及樹種林種等,林改隊員們不管路有多遠,對每一宗地都現場勘察、實地勾繪。 調查摸底、宣傳發(fā)動、糾紛調解、外業(yè)測量、內業(yè)輸入、簽名公示、方案表決、發(fā)證建檔,林改的每個過程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海口市美蘭區(qū)即使在進行最初的農戶意愿調查,都堅持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回避矛盾、不亂表態(tài)。 “大家都很服氣,因為這次都是自己全部參與的,分得公平、分得合理!蔽牟胁秊㈡(zhèn)昌茂村村民老符說。省林改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很多地方,村民們看到外業(yè)測量人員工作辛苦,主動送草帽給他們遮陽,并關照他們的生活。 雖然我省林改試點涉及數百萬林農,人數眾多、形勢復雜、困難重重,但因為此項改革順民心、得民意,因為廣大林改工作者深入細致的工作,林改進展十分順利。 省林改辦日前進行檢查驗收工作時,隨機抽查了280個農戶,群眾滿意度達100%。
林權到戶,護林成農民自覺行動 站在昌江石碌鎮(zhèn)保老村的山頭上,只見一望無際的丘陵地上,一行行橡膠幼苗長勢喜人,一排排桉樹成株茁壯挺拔。村主任喜滋滋地告訴我們:“林改后,農民在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都把自家分到的集體林地當責任田種,舍棄了原本收入低的甘蔗,種上了收入豐厚的橡膠樹,興建了一個個真正的‘綠色銀行’。” 而僅僅在2年前,這片上萬畝的規(guī)劃林地上還看不到幾棵樹。林改啟動后,昌江縣政府出臺了無林地造林補貼政策,給予在集體公益林地中的無林地造林農戶補貼。在這一政策帶動下,石碌鎮(zhèn)、七叉鎮(zhèn)在規(guī)劃集體公益林地中的無林地上,已經種植橡膠樹1.3萬多畝。 在4個試點縣,林農們在林改后敢于投入、舍得投入,造林由過去的“要我造”變?yōu)椤拔乙臁,群眾自發(fā)種樹的積極性高漲。各市縣政府抓住機會,免費發(fā)放橡膠苗、花梨苗、桉樹苗,受到了廣大林農的熱烈歡迎。 林農愛林、護林責任心也顯著增強。昌江縣林業(yè)局局長關遠武說,林改前王下鄉(xiāng)農民經常上山偷砍木頭,甚至放火燒山墾荒,F在林權到戶到人,愛林護林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往年護林難、防火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屯昌縣林業(yè)局局長陳東深有感觸地說:“林改一手牽著全縣生態(tài),一手牽著群眾實惠。事實證明,林改將山林的經營權、收益權、處置權交給農民,農民經營林子和增加收入就進入良性循環(huán),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有機統(tǒng)一! “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今天,解除了后顧之憂的海南林農們,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營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試點4個縣的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極大激發(fā),紛紛把山林當成自家田地來“耕種”,短短9個月時間內就自發(fā)造林5.23萬畝。 不僅如此,聰明的林農們還想出了許多花樣。在海口市靈山鎮(zhèn)道點下村,全村27戶中24戶農民用股份制的模式建設蘭花園,掙到了日本人的錢。村書記潘正英說:“林改后,我們村的林地都明晰了產權,村民心里踏實了,決定出股份建設100畝蘭花基地,讓蘭花成為全村致富路、小康路! 林改春風起,吹綠山萬重。如今的海南,農民成了山林主人,生產積極性得到最大激發(fā),道點下村這樣的村子也越來越多了。海南的山林野地不僅是綠的王國,更是花的海洋。 和諧林改 以民為本,化解林權糾紛 海南林改始終堅持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將農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民為本、讓民做主。開展全面林改工作8個月來,全省普遍呈現出農民滿意、農村和睦、干群和諧的良好局面。 林改試點工作開始不久,關進平就在一次全省林改工作會上語重心長地告訴全省林改干部,林改必須防止絕對化傾向。他認為,林改面對的是情況各異的林情社情,千差萬別的林地類型,復雜多樣的林種結構,改革的具體方式方法,只能從各地實際出發(f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群眾意愿,堅持因地制宜,實行分類指導,做到“一村一策、一山一策”,不能搞一刀切。 為此,我省廣泛推行林改村民小組會議簽到、林改實施方案簽字、林地界限確認書簽字、承包合同簽字等“六簽字”制度,對村民小組林改實施方案、工作程序、林權現狀和林改結果“四公示”制度,充分保證了群眾在林改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與決策權。 林改要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成為一項“民心工程”,這是全省林改人共同的心里話。林權糾紛的調處,既是事關林權改革成敗的關鍵,也是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儋州市在以調解為主、裁定為輔,盡可能減少訴訟,力求在解決林地糾紛中保持社會安定團結。為促進爭議雙方協商互讓,該市以林權證抵押貸款為誘導、以憑證采伐為手段,讓爭議雙方明白糾紛不解決,林業(yè)不發(fā)展,利益無保障。由于措施得力,目前,儋州共解決291宗林地糾紛案件,涉及面積1.45萬畝。 昌江信訪局局長王秋玲回憶,當初縣里以為林改涉及的利益糾葛太多,會發(fā)生很多的糾紛,為此特地將她抽調到林改辦工作,結果自始至終昌江沒有發(fā)生一起因為林改而上訪的事件,縣里的信訪案件反而下降了近一半,也沒有發(fā)生新的林權糾紛和上訪現象!敖Y果我倒好像成了林改辦里的閑人!彼χf。 國家林業(yè)局林業(yè)改革發(fā)展司司長張蕾評價說:“海南林改工作很扎實,各項工作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始終圍繞著怎么貫徹中央文件,怎么把政策落實到農民手中去開展工作。”
編輯:just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