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tài)|綠化 | www.www.0760pifu.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滇茶花標準化推廣亟待提速
云南山茶花,作為曾經與云南下山蘭并駕齊驅的“吸金”大戶,一度風光無限,然而隨著近幾年炒作之風逐漸降溫,云南山茶的行情也一路下跌。記者了解到,即便面臨第三屆中國(大理)國際蘭花茶花博覽會即將開幕的機遇,目前云南山茶總體銷售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產品無標準 農戶銷售陷困境 大理作為云南山茶的主要產區(qū)之一,從事茶花生產的農戶在1000戶以上,然而正是由于這種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產品基本無標準可言。以往由于市場上銷售的數量少,可以當做母株出售,但隨著生產數量迅速擴大,農戶生產的山茶花不再是香餑餑。大理州園藝站副站長張茂云告訴記者,農戶手中都是沒有固定規(guī)格的產品,兩年前的單株售價至少在兩三百元以上,而現在僅售百元都無人問津。再加上不少品種是以前農戶高價收購的,價格低了舍不得賣,因此在年宵市場上幾乎賣不動。據他介紹,雖然這兩年大理一直在推廣標準化,但由于生產者過于零散、轉變觀念困難,因此成效并不明顯。現在標準化產品的數量僅占總上市量的1%左右,企業(yè)、協(xié)會的工作還任重道遠。 作為另一個云南山茶的產地,楚雄的茶花市場也不景氣。楚雄茶花協(xié)會會長張方玉告訴記者,目前楚雄茶花整體銷售壓力很大。一方面,天氣非常干燥導致開花延遲;另一方面由于農戶產品規(guī)格、售價參差不齊,銷售市場也非常疲軟。他說,今年楚雄能夠提供的年宵茶花大概在30萬株以上,但勉強算有“規(guī)格”的產品不到10萬株。目前也就是對這些產品的銷售還稍有把握,其他產品則幾乎沒有銷路。但張方玉也表示,鑒于2012年世界茶花大會落戶楚雄,且此地茶花的芽接技術比較成熟,有利于標準化生產,目前也吸引了浙江、重慶、湖南等地的生產商到楚雄設立生產基地,相信今后楚雄茶花的標準化進程會加快。 思路改變 異地拓展見起色 與大理、楚雄本地茶花銷售陷入困境相比,昆明的茶花銷售卻有起色。據悉,為了進一步助推昆明山茶的產業(yè)發(fā)展,今年2月1日至28日即將舉行首屆“昆明市花·云南山茶花節(jié)”。為此,大理天龍茶花苑已經將基地從大理轉移到了昆明,該公司總經理李天云告訴記者:“我們在昆明開辟了一個面積3畝多的茶花園,種植了1萬多株80多個品種的茶花,讓市民免費參觀以進行市場推廣。今年我們僅1月份前半月的銷售額就已經達到10多萬元,相當于去年全年的1/5,證明我們將茶花未來市場定位在昆明是正確的。"看到銷售上的強勢,已經有許多大理的茶花生產戶委托李天云銷售他們的產品。 李天云說,除了轉移銷售目標市場外,產品實行標準化、降低售價也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公司銷售的茶花分三大規(guī)格,其中有兩三個花苞、兩三個開花枝、30厘米高,售價60元的三年生苗;有針對種植戶銷售的不帶花苞的種苗,30元一株;第三種是五年苗,有五六個開花枝,六七個花苞,高五六十厘米,售價在120元左右。其中,以60元的三年生苗為主力,其價格只是目前市場同類產品的1/4至1/3,李天云認為這樣的價位才和消費者的收入相匹配。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業(yè)內人士認為,大理茶花要想打開銷路,不放下身段是行不通的。據悉,除了在昆明嶄露頭角,目前茶花企業(yè)也開始在廣州、北京等地拓展銷路。張茂云告訴記者,大理、昆明等地的茶花企業(yè)正在北京順義舉行特色花卉展銷會,以期緩解目前的銷售壓力。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